高适〔唐代〕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晚晴二首
赵蕃 〔宋代〕
有感
刘克庄 〔宋代〕
贺生孙诗
王洋 〔宋代〕
琳宫词次安南王韵
许有壬 〔元代〕
和百舌
赵希逢 〔宋代〕
得三七侄书说湖山佳趣因以书中语成四韵
吴芾 〔宋代〕
渔家傲·牛驾重车逢恶路
马钰 〔金朝〕
官务
陈造 〔宋代〕
鲁恭治中牟
范晔 〔南北朝〕
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 其二
湛若水 〔明代〕
我得无言送则之,中思元只是无思。一条正正堂堂路,掉臂安行更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