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雨色霏微碧润苔,溪桥清兴坐悠哉。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天寒欲雪不可出门君时在城中促庭佐来君时柬云庭佐掉头云未来因驰寄
彭汝砺 〔宋代〕
伯兮引领望不断,叔也掉头云未来。事事伤心无说处,终朝眼合不能开。
读老子传
陆游 〔宋代〕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三首
刘宰 〔宋代〕
念奴娇
佚名 〔宋代〕
呈审知二首
赵蕃 〔宋代〕
挽张子由母
陈傅良 〔宋代〕
和岳王庙壁上韵
吕午 〔宋代〕
咏灵云桃花公案
成鹫 〔清代〕
可笑灵云不作家,眼花错认是桃花。原来咫尺天台路,满地残红总是它。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沈瀛 〔宋代〕
动而思止。止即患生徒自喜。试举幡风。未举之前说已通。
携瓶沽酒。却著衫来为我寿。者也之何。赚却阎浮世上多。
为清隐打化僧说偈
洪咨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