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译文

陈蕃愿扫除天下

范晔 范晔〔南北朝〕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的祖辈曾担任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居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非常杂乱荒废。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污垢为己任,怎么能只做打扫一庭一室的事呢!”薛勤了解他有使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注释
尝:曾经。
处:居住。
庭宇:院子和屋檐下。
芜秽:犹荒废,形容田地未整治,杂草丛生。秽:多。
父友同郡:父亲同城的朋友。
郡:古代行政区域。
候:拜访。
谓:对......说。
孺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你,你们”的意思。文中指“小伙子”
处世:处理事务。
安事:怎么用得着打扫 安:怎么。事:本意为“侍奉,服侍”,此意为“清扫”。
清世志:使世道澄清的志向。清,形容词作动词用。志:志向。
甚:副词,很,非常。
奇之:认为他与众不同。奇,形容词作意动用,以……为奇。▲

启示

  《后现书》评价陈蕃,说他“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现不去;以仁心为己任,故道远现弥厉”,并且认为“现世乱现不亡,百余年闲,数公之力也”,陈蕃就算一位。

  陈蕃15岁时就有志于“扫除天下”,可谓年少志高。他生活在东现,那时朝政腐败,朝廷长期被外戚、宦官窃据,官吏鱼肉百姓。陈蕃要扫除的就是这些污垢。他官至太尉,多次反对宦官专权,被称为“不畏强御”的人。后来他与人合谋诛杀宦官,结果计谋泄露,反现被害。

  陈蕃的志向虽然未能实现,但他“扫除天下”的豪气为后人所推崇。也有人在作文中从上述材料引出不同的观点: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一个房间也不肯打扫干净的人,怎能去扫除天下的恶人坏事。因为要成大事的人必须从小事做起,只有雄心壮志现无脚踏实地的行动,大志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范晔

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猜您喜欢

偈颂二十三首 其九

释云岫释云岫 〔宋代〕

左顾右盻,皆我良辅。云生兮从龙,风生兮从虎。山僧坐绳床说禅,按拄杖作主。

嵊县早发沿涉新昌道中

陆深陆深 〔明代〕

沙明水浅映疏星,十里春寒护短亭。地僻稀闻行客早,日高初见远山青。

羊肠鸟背寻常事,问竹看花次第经。一任午风吹不断,薄罗衣袂近苍溟。

咏汤婆长句寄谈勿庵勉之共发一笑

龚诩龚诩 〔明代〕

岁晚江乡雪盈尺,小斋不禁寒气逼。
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浑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温温,伸去缩来随意得。
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余力。
此婆生来名阿锡,纺织无能有潜德。
缄口何曾说是非,谋身不解求衣食。
寂寂无声伴到明,不作骄痴取怜惜。
君不见此婆有妹名青奴,骨格玲珑如姊默。
不容暑气侵肌肤,亦与先生旧相识。
只因寒暑不同时,弃舍尘中倚空壁。

暮春四首 其二

陆游陆游 〔宋代〕

辛夷海棠俱作尘,鲚鱼莼菜亦尝新。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

代城池

陈岩陈岩 〔宋代〕

簇簇青莲满意开,老僧夸说旧栽培。
尘埃不涅花心性,净客原从净士来。

證道歌 其二三七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狮子吼,无畏说,直言恰似翻成拙。问渠何处住居家,遥指前坡无处诀。

第十六灵云桃花顼

释义青释义青 〔宋代〕

山前桃发故园春,花绽红枝省此身。證据谢君傍著力,笑颜虽展意生瞋。

烟锁绿杨莺啭缓,雨侵石笋倚空邻。金乌放去无消息,木马嘶声过汉秦。

寄黄溪云

赵希㯝赵希㯝 〔宋代〕

十年成远别,几度上高楼。风递江南信,云消渭北愁。

春心惊海燕,晓梦入溪鸥。何日西窗烛,相看说旧游。

扬州琼花

陈天麟陈天麟 〔宋代〕

髣髴犹称是汉妆,五花刻玉传轻黄。隔江坐想红楼里,插鬓应宜锦瑟傍。

疑似聚仙非我类,近邻芍药许同芳。将军且与花为主,免使丛祠作战场。

又次王醇甫闻人主簿二首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眄柯陶令喜归园,莹玉灵均恨变丹。
朝饮夕餐和露摘,东篱南岫带云看。
仙方上说南阳寿,异色新添霅水寒。
谁道王郎偏爱竹,也来同枕效今潘。
© 2023 赢了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