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明代〕
二十年来许国身,腰间玉剑少烟尘。一官乍罢无新业,万里秋行有故人。
共我同堂参佛祖,怀君一路及冬春。圣朝颇牧今尤重,会见纶音下紫宸。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蜀人旧食决明花耳颍川夏秋少菜崇宁老僧教人
苏辙 〔宋代〕
送王敦素
晃冲之 〔宋代〕
大佛头
董嗣杲 〔宋代〕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李弥逊 〔宋代〕
和何耕道别字韵诗
郭印 〔宋代〕
挽陈本斋尚书
牟巘五 〔宋代〕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 〔元代〕
赞历代天师·第二代嗣师讳衡字灵真
白玉蟾 〔宋代〕
偈颂八十七首
释慧开 〔宋代〕
郑中行欲听洞箫
吾丘衍 〔元代〕
我有凤玉管,琅然韫天音。能令钟子期,不听山水琴。
郑叟识我趣,入郭乃见寻。语意不尽言,高情寄长吟。
何当良夜秋,逸举怀古今。舟泛碧水月,声摇紫云林。
挥手绝世念,与君契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