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山村道中思蜀
陆游 〔宋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花心动·劫外威音
长筌子 〔金朝〕
阆州新井县丰山镇慈光院殿柱有咸平三年寇莱
王灼 〔宋代〕
相和歌辞。相逢行
韦应物 〔唐代〕
青玉案·柳阴花底春将半
佚名 〔宋代〕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廉范
林同 〔宋代〕
颂古十七首
释宗演 〔明代〕
无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马钰 〔金朝〕
赠赵师秀
徐玑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