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心行

李贺 李贺〔唐代〕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咽咽”地效法楚辞吟咏着哀怨的诗句,我多病的身躯经受不住幽冷的侵袭。
年轻的躯体益现出衰飒白发早生的“秋姿”,只见风雨中残枝败叶纷纷飘落。
灯油将尽的灯焰闪朔着宛如鬼火的青光,飞蛾在扑打着燃焰将熄灭的残光。
背后古旧的墙壁上积满厚厚的尘灰,我这羁旅客之魂在幽梦中还喃喃自语。

注释
咽咽:呜咽哀切之声。唐僧鸾《赠李粲秀才》诗:“愁如湘灵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雾。”楚吟:指楚辞那忧愤深广的长吟。《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唐李贺《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幽素:幽寂,寂静。唐李商隐 《房中曲》:“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秋姿:犹老态。
木叶: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灯青:谓灯焰显出低暗的青蓝色。王琦汇解:“灯久膏将尽,则其燄低暗作青色。”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成的用来点灯的油脂。《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落照:夕阳的余晖。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凝尘:积聚的尘土。《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
羁魂:客死者的魂魄。《南史·垣护之传》:“垣氏羁魂不返,而其孤藐幼。” ▲

赏析

  在诗人生命的历程中,也许是伤心的经历太多、太长,也许是伤心的程度太深、太重,这首以“伤心”为题的短歌并不专写哪一件伤心之事,他既没写伤心经历之“实”,又不写伤心情怀之“虚”,而只写眼下自己的景况与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八句可分为上下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先以三句写自身形象。首句“咽咽”是状写悲吟之声。全句写自己“咽咽”地学习效法楚辞,咏吟着忧怨哀愤的诗句;第二句写自己多病的身躯经不住幽冷清寂的侵袭;第三句写自己早生华发,年轻的躯体现出衰飒的“秋姿”。第四句“木叶啼风雨”,转入环境景物,写风雨中纷纷飘落的残枝败叶。这一句环境景物的描写,既是对自身的悲凉境况加以烘托,也具有强化自身形象的比喻象征意味——诗人自身的“病骨”、“秋姿”就像“风雨”中的“木叶”。同时,这句写景又引出以下第二层身边琐屑景物的描绘,使诗歌从第一层向第二层自然地过渡,确乎是“一石三鸟”,言短而意深境阔。

  后四句是第二层。先以三个诗句写身边景物。眼前灯油将尽,灯焰闪着阴阒宛如鬼火的青光,飞蛾在扑打着燃焰将熄的残光;背后,古旧的墙壁上积满厚厚的尘灰,就在这鬼气森森的环境中,末句写李贺这羁旅之客一缕诗魂在幽梦中依然喃喃自语。这后四句先写周围景物,残灯、落照、飞蛾、凝尘,最后以羁魂夜语的形象对周围琐屑景物加以点染。这点染加重了全诗阴暗、悲凉的氛围;深化了诗人“病骨”、“秋姿”的枯寂凄伤情怀,类乎颊上添毫,倍见丰神;同时它又与诗歌首句“咽咽学楚吟”首尾相呼应、相补充,诗人那漂泊的羁魂即使在幽渺的梦幻中仍得不到解脱,依旧在咽咽楚吟。这最后一句确乎又是一石三鸟,言短而意深境阔。

  总观这一首《伤心行》,全诗四十言不露一个“伤心”字样,但在自身形象与周围景物的相融相生之中,字字句句都明显地外现出诗人内心那难言难述、繁久深重的伤心之意,从而也外现了震颤于诗人躯体中那颗已经伤透了的心,也表现出一位年轻且卓有才华的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里,生活得多么艰难、多么不幸。

  清人黎简评长吉诗“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长吉诗集评》)李贺诗确实多不大注意章法,《伤心行》这首五言古诗,虽则八句,却绝不沿袭律诗起、承、转、合的层次结构。但从上述对全诗的剖析来看,《伤心行》前后两层把自身景况与周围景物自然熨贴地交揉在一起,当属于黎简所谓“细心寻绎始见”其“井然”章法之作。诗人通过独具匠心的章法布局,把伤心的主题表现得那样浓重、那样沉郁、那样深幽。

  李贺诗向以想象丰赡、设色瑰奇而著称。明人许学夷评长吉诗“调婉而词艳,然诡幻多昧于理。”(《诗源辩体》卷二十六)但《伤心行》写自身景况与周围环境,故而多用实笔,极少虚诞想象;多用白描,极少浓彩设色;含情含理,绝无诡幻谲妄。诗中所写的景况都是真实的写照,即使“羁魂梦语”也非虚拟,而是诗人现实形象的反照。至于周围环境,无论大景小景,可能均系眼前实景,即使并非实景而是诗人借助想象而构成的种种意象,但它却更典型地表现了诗人所处现实境遇的凄冷、阴寂。这“实”与“朴”的特色,缩短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强化了艺术上“真”的感染力。全诗在实笔、白描之中,也偶或闪现出新奇造语的火花,如用“秋姿”写自己形貌,更见其衰飒枯槁;用“凝尘”写壁上灰土,更见壁之残古、尘之积铸;用“落照”借指残灯弱焰,更见其无可挽救的衰竭。如此新奇造语增加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度。正是这种种情况,形成《伤心行》独有的格调:古淡质实之中,蕴涵着李贺特有的凄伤色泽。 ▲

创作背景

  从诗篇末句“羁魂”一语来推断,此诗大约作于作者应举失败、困顿长安之际,时间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猜您喜欢

禅人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家风贫自惭,面孔恶人嫌。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
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吓闾阎。

过永定废寺

高启高启 〔明代〕

乱后僧何去,门闲落叶时。
画昏秋蠹老,斋断午禽饥。
罢说传心法,犹看赐额碑。
不知兴坏理,来此岂无悲。

赠初心相士

黎廷瑞黎廷瑞 〔宋代〕

王识九江黥,侯许平阳奴。
臭奇恒互出,冠屦奄相逾。
此说偶奇验,人人生妄图。
曷不返吾照,湛然观本初。
天地付我形,森列万理俱。
形拘有枯菀,理充无智愚。
涂人可以禹,为善即舜徒。
奈何遗此心,豢此尺寸肤。
君颛唐举术,乃取荀卿书。
论心不论形,名象足启余。
宇宙共一轨,纷纷落迷涂。
愿言述吾语,一呼旋其车。

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赵蕃赵蕃 〔宋代〕

雁不归时闻有行,雁南飞处更关情。
三年有句说还往,半载无书存死生。
莫叹河山殊举目,会须童仆为欢迎。
四方取友吾非乏,孰若君家贤弟兄。

禅人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发白星星,心鉴灵灵。
随机说法,应物现形。
天与之清,地与之宁。
野云曳曳兮,山月亭亭。

说之复兼二公而作圆机既同邪籍之契显夫又与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波臣好荡箕风急,浮世谁为自必人。
顾我高飞摧短翮,念君阔步踬长绅。
一枝青桂憎兄好,三府丹书重友因。
近接话言遥梦寐,共将白发傲芳春。

秋荷效李锦瑟 其一

凌义渠凌义渠 〔明代〕

粉悄香乾烂不收,晚汀风薄暗垂头。勾人嫩喘红儿泪,蘸客伤心玉姊愁。

翠袖自支斜照湿,零钿从泛晓萤留。依稀欲梦寒塘月,怕碾香魂半面羞。

临川吴子达以揲蓍游成都访余寺中见堂上晦翁

度正度正 〔宋代〕

千古羲皇一片心,何人此地口微吟。
凿开未济言无几,说破先几义极深。
此事旧传师友记,斯文今见火珠林。
成都自昔多真隐,著眼稠人更访寻。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释惟一 〔宋代〕

狮子吼,无畏说,
百兽闻之皆脑裂。

简杜子昕节邠

方岳方岳 〔宋代〕

买屋湖边住,湖光入酒卮。
向来多说剑,老去只耽诗。
时序宽衣带,年华上鬓丝。
肯收湖海气,了事觉儿痴。
© 2023 赢了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