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5—1504)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为诸生时,即有声望,遍读《左传》、《史记》、《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进讲闲雅详明。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丁忧后,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卒谥文定。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其诗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书法。有《匏庵集》。
白日落未尽,竹阴满前除。翛然暑气退,高檐当雨馀。
新松无悴色,萱花亦已舒。偶观草木性,中怀一欣如。
脱帽被粗葛,庭际方收书。爱此韦郎句,把诵意踟蹰。
焚香更扫地,适喜中堂虚。累月犹在告,深惭此閒居。
菊花开日是重阳,坡翁妙语不可当。我云但得花之趣,何必秋来菊有黄。
神仙中人寿且康,老年见客才下堂。幅巾飘飘映华发,导我直过东篱傍。
庵居春风定先到,已见菊苗三寸长。浩歌渊明饮酒章,悠然依旧虞山苍。
素琴无弦旧有例,当春赏菊嗟何妨。封题一笑报苏子,为我转致陶柴桑。
舍人好画谁与俦,子美诗中之刘侯。凤池退食多清暇,每抱缣楮从人求。
昨者开筵宴宾客,四壁彷佛横沧洲。酒酣指点到修竹,数竿倒拂湘江秋。
清风翛翛刷翠羽,孤凤欲下中堂游。乃知夏卿妙笔墨,奇态纵横才顷刻。
歘然令我走避之,仰面分明堕崖石。纷纷真赝不可知,我意是竹皆堪诗。
试看北地苦难得,此种数尺青垂垂。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
扁舟夜静月初出,想对楚人歌竹枝。
东园忆初购,粪壤频扫除。墙下古槐树,憔悴色不舒。
况遭众攀折,高枝且无余。爱护至今日,浓阴接吾庐。
数步已仰视,伟哉巨人如。非藉此荫庇,谁结幽亭居。
立为众木长,奴仆柽与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