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古寺马蹄前,荒山断复连。阶危孤石倒,厓响乱泉悬。
乔木堪知午,回峰半隐天。不因许玄度,谁此得攀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王惟俭 〔明代〕
谁何哭
徐积 〔宋代〕
谁何哭,哀且危。白头母,朱颜儿。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
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
谁何哭,哀复哀。肠未绝,心先摧。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
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一日一夜閒,十生九复死。
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辛抱痛无人知。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
哓莺
田锡 〔宋代〕
梅花喜神谱·就实六枝
宋伯仁 〔宋代〕
次韵郡僚樱桃之什
强至 〔宋代〕
曹都统诗
阳枋 〔宋代〕
石松子
袁甫 〔宋代〕
赠同志
释文珦 〔宋代〕
东林日长老请赞
释师范 〔宋代〕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
马谦斋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