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双调】新水令_听楼头画鼓
蒲察善长 〔元代〕
涂中书四十言奉寄武陵则师
强至 〔宋代〕
送杨子祐知兴国
皇甫汸 〔明代〕
燕薁引
朱曰藩 〔明代〕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林则徐 〔清代〕
颂古九首 其六
释思岳 〔宋代〕
一句举扬宗旨事,法堂上草亦须荒。回头却说人间话,大地山河常放光。
光未明,无有佛,三条椽下好商量。岑大虫,岑大虫,澧州水,朗州峰。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
苏辙 〔宋代〕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
苏轼 〔宋代〕
又再和转庵且置诗话聊答说禅之什
许及之 〔宋代〕
见性元非说,传心岂得哗。三更亲受法,五叶自开花。
虽遇夺衣岭,终摇度橹牙。要知观自在,不异鸠盘茶。
与郛郎作骨董羹四首
释慧空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