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谹父连雨快晴
王洋 〔宋代〕
服椒法歌
陈晔 〔宋代〕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刘克庄 〔宋代〕
蝶恋花·八九十翁嬉入市
刘辰翁 〔宋代〕
过钱员外
司空曙 〔唐代〕
出山相赞
释绍昙 〔宋代〕
寄林石田老友
顾逢 〔宋代〕
偈颂十首
释德光 〔宋代〕
春景 寒尽怕春销
飞絮新烟外,东风托信遥。春犹有寒否,寒尽怕春销。
画阁围红兽,行鞭裹黑貂。便无三月雨,也不再花朝。
倚翠还轻扇,飞红共落潮。少年宜秉烛,莫负可怜宵。
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方闻秦太师
王庭珪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