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方舟何翩翩,素波亦萧萧。蒹葭澹馀映,长樯激流飙。
抚剑登高防,人马且逍遥。空城何所有,杀气蔽旌旄。
日夕见烟火,四野飞蓬蒿。边声起大江,谁知我心劳。
从军殊复乐,菲薄愧铅刀。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御街行 其二 元夜踏灯词,和徐夫人燕京元夜韵
董元恺 〔清代〕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钩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
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忘畴昔,总是团圆月。
西湖晚归
宋伯仁 〔宋代〕
秋晚杂书三十首
方回 〔元代〕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二
郑孝胥 〔清代〕
父兄持我来游日,三十年来梦未忘。但咏韬庵诗足矣,可堪重至国华堂。
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
陆游 〔宋代〕
大佛头
董嗣杲 〔宋代〕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葛长庚 〔宋代〕
次韵杨同年秘监见寄二首
范成大 〔宋代〕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潘阆 〔宋代〕
游安乐道院
李流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