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送僧归天台住国清寺
止庵法师 〔明代〕
起来
刘克庄 〔宋代〕
和江和仲司理喜雨
王之道 〔宋代〕
水龙吟 同张大经御史赋牡丹
刘敏中 〔元代〕
过黄叶庵
圆映 〔明代〕
郭西有竹庵,幽闲旷奇绝。壁绿苔晕封,地走松根裂。
林鸟领法音,冢鬼飧禅悦。秋池净若空,霜枫赤疑血。
晦迹简酬人,义无不了说。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胡翰 〔明代〕
次韵郑省仓见寄
方岳 〔宋代〕
赏梅花有怀曼叔
韩维 〔宋代〕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
杨万里 〔宋代〕
和张公达暮春寄宋使君
郑獬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