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迢递荆蛮路,君行乱我心。楚山南去远,湘水北流深。
乡望秋中树,边城雨外砧。穷荒人少到,音问抵南金。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至罗纹桥卖酒家作早食所止与少华相对
王履 〔宋代〕
观潮行
释宝昙 〔宋代〕
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
刘元 〔元代〕
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
方回 〔元代〕
望远行·青钱流地
佚名 〔宋代〕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
陈傅良 〔宋代〕
缺题
桃花仕女 〔明代〕
又再和转庵且置诗话聊答说禅之什
许及之 〔宋代〕
见性元非说,传心岂得哗。三更亲受法,五叶自开花。
虽遇夺衣岭,终摇度橹牙。要知观自在,不异鸠盘茶。
梅子
汪炎昶 〔宋代〕
题大圆庵
李复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