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清湘管善甫青云楼
史弥宁 〔宋代〕
念奴娇
佚名 〔宋代〕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释梵琮 〔宋代〕
补到难篇终别作八句寄吴圣与长官
郭祥正 〔宋代〕
结客元和六载春,探深碧落迹如新。寸量秋色三千丈,名写岚光十四人。
文格迥欺韩愈老,字书尤逼小王真。近来好事谁能及,我续遗音君可嗔。
感昔二首
刘克庄 〔宋代〕
立秋有怀陈上舍
白玉蟾 〔宋代〕
奉先寺
张耒 〔宋代〕
隋堤用罗昭谏韵
许琮 〔宋代〕
尝葡萄
武衍 〔宋代〕
送蔡院将漕广东
释善珍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