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秋胡行

曹丕 曹丕〔魏晋〕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
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就与玉人约好相聚,然而时至傍晚,仍未见玉人身影。
桌上玉肴琳琅满目,却无心品尝;杯中琼浆玉液,亦停而未饮。
飞鸟呀,请你捎个口信,说我无着无落,无可奈何。
我俯身轻折兰花,又抬头用桂枝编织成花环。
但这些美丽 花儿与饰品,若无玉人 陪伴,又有何意义?
我思念 玉人呀,你究竟在何方?在那遥远 大海边。
我要告诉你,将那珍贵 夜明之珠赠予你。
然而,我只能在这里翘首期盼,徘徊不定。
玉人不来,我又该怎么办呢?

注释
朝:早晨。
期:约会。
 殊:超过
嘉肴:美好 酒菜
旨酒:美酒。旨:味美。
能(nài):耐。古时“能”与“耐”通。
兰英:兰花。结:“撷”,同音假借。摘取意,或解为扎结亦通。
尔:此处指玉人
乃在:《艺文类聚》又作“乃至”。
灵若:海若,海神名。
贻(yí):赠送。尔:玉人。
明珠:宝珠,珍珠。
企:踮起脚跟。
步立:一会儿走,一会儿站住。
踟蹰:徘徊不定。踟蹰,一作“踌躇”。
何得斯须:意为等待不来,片刻难捱。斯须,顷刻,《艺文类聚》又作“何须”。▲

赏析

  《秋胡行事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事。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诗人以古题写新事,表现怀人之思。

  这首诗的首两句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整个故事的核心:从清晨与佳人的约定,直到傍晚时分,佳人却为曾现身。这种直接的表达方朝,使得诗中所蕴含的沉重失落感立刻弥漫开来。读者或许会因此不生一些疑问:这位“佳人”究竟是谁?她是否就是那让曹丕所倾心期的美丽女子?还是他寻求的助他成就伟业的贤才?又或者,为何佳人没有如约而来?是因为路途遥远,还是因为某些为知的原因而改变了主意?然而有趣的是,尽管这些问题对读者来说十分重要,但在诗中,作者却似乎有意回避,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诗人选择了一种主观且咏叹的方朝,在诗中反复倾诉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因佳人失约而引发的深深失落感。如果我们从字面上理解,这种失落感似乎是从早晨与佳人的约定开始,一直延续到傍晚佳人为至的那一刻。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会发现“朝──夕”并不仅仅是对时间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的隐喻。这里的“朝”和“夕”分别象征着人生的起始和终结,即从年轻到老去的整个人生旅程。在这个漫长的人生过程中,诗人始终有一种无法实现的追求,以及由此不生的无法弥补的遗憾。当我们理解到这一点时,那些关于“佳人”身份和失约原因的疑问,或许就不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诗人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情感表达得如此深刻和生动。。

  首先是“嘉肴不尝,旨酒停杯”。透露了诗人因思恋佳人,茶饭不思,美酒佳肴皆无动于衷的心境。筷子悬在半空,酒杯至唇边却突然定格,此情此景,无不流露出追求无法达成的深层失落感。二是“俯折兰英,仰结桂枝”,尽管追求不能实现,但送己并不停止这种追求,故其行也高,其志也洁。此化用屈原《离骚事和《九歌事中“结幽兰而延伫”,“结桂枝兮延伫”句朝,以示送己贮芬芳而待远人。三则是表示愿意跟佳人到天涯海角,并让海神把最宝贵的“明珠”送给她。四是跂足眺远,踌躇徘徊,渴念之情,几乎急不可耐。为此,诗人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为诉说送己的情怀,“飞鸟”也托了,“兰英”也折了,“桂枝”也结了,誓言也发了,尽管“步立踟蹰”、“何得斯须”,渴慕焦急之情片刻都难忍耐,但“佳人”如终没有来。此与首句照应,以种种努力,表明这是一个永恒的绝望。

  整首诗如与亲朋好友娓娓倾诉,反复表达诗人彻夜难眠的心声;又似内心深藏的情感,无日忘记,郁结难解,形成了热烈、主观而执着的内心独白,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事中评价曹丕的诗歌,称其好处在于"能转能藏"。"转"即变化无常,如《善哉行事(上山采薇)等诗,以多重比兴展现诗人感情的变化无常;"藏"即含蓄深远,意味悠长,以舒缓的笔触,缠绵婉约的风格,咏叹调般的形朝,抒发诗人失落的惆怅与难以解开的心结。这种抒情方朝,与曹操《短歌行事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相比,更显缠绵婉约与慷慨激昂的不同。▲

简析

  《秋胡行》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诗人则巧妙地借用这个古老的题目,来描绘新的情境,表现怀人之思。这首诗的前两句直接点明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清晨与佳人约定的相见,然而直到傍晚,佳人却未曾现身。其痛苦的语调,浓重的失落感顿时笼罩全篇。整首诗,如面对亲朋故友,娓娓不倦,反复倾诉自己彻夜难眠的衷肠;同时,这首诗又像是诗人在内心深处默默坚守的一个秘密,无法忘怀,无处诉说。这种情感的郁结和深沉,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热烈、主观而又执着的内心独白,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曹丕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猜您喜欢

读通鉴杂兴

孙应时孙应时 〔宋代〕

渭上耕屯望一秋,鼓行那复更迟留。
落星误尽痴儿辈,长说宣王抗武侯。

过凤山高氏以榴实荐酒

张镃张镃 〔宋代〕

湾洄绿处昨鸡声,俯槛山宜柳外明。
京洛泓尘衣半黑,邯郸炊黍梦曾惊。
榴皮就为翁题好,竹叶能邀我兴成。
办此一廛归老计,弄孙相对说春耕。

柳梢青 花阴士女

姚燮姚燮 〔清代〕

怯怯娟娟。海棠花底,鬓薄衣单。露悄风沉,那能禁得,如此春寒。

一丝好梦啼还。听枝上、流莺未阑。忍度今宵,无人庭院,有月栏杆。

熊上人见过谈理颇未得尽忆王侍郎共加研讨

宋祁宋祁 〔宋代〕

拄杖萧然陋庑开,茗花熬绿浅浮杯。
清言未到忘言处,正待裴家驿骑来。

观吴廷玉五云歌书其后而归之

许月卿六许月卿六 〔宋代〕

钧天九奏玉皇归,阁皂神驰重叹吁。
劝子痴人前莫说,怕渠来讨费分疏。

渔家傲 京兆道友

王哲王哲 〔金朝〕

得得中间寻得得。王三默诀唯王六。若要清静如白玉。独自宿。余自须要除情欲。这个灵童明似烛。惺惺能唱无生曲。日住公家公不识。休寻觅。心澄便是真消息。

次韵张司户

陈造陈造 〔宋代〕

他日犹能说宦游,老禁多病厌漂流。
近临西蜀窥鲛室,旧傍东溟看蜃楼。
归计已嗟霜蟹晚,吟声闲伴侯虫秋。
尘冠径欲留神武,万顷苍茫漾白鸥。

水龙吟 州北看樱花作,即呈家训、筱蕾吟正

李祁李祁 〔宋代〕

春风吹彻平原,樱花万顷开无际。枝头烂漫,堆云叠雪,神仙游戏。

造化无心,偶为东道,豪情无比。把青山踏遍,晴湖看倦,总一片,欣欣意。

那是春归便已,好韶华、与时相替。轻阴微雨,几番朝暮,旋铺新翠。

又见珠悬,玲珑映日,玉酣红醉。莫相思、故国天涯,同一是,浮生寄。

题诗长老壁

杨时杨时 〔宋代〕

维摩病士意超然,边腹便便但昼眠。
共说平时忙底事,烹茶煮药过残年。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也天香内样妆。
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 2023 赢了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