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蜀人旧食决明花耳颍川夏秋少菜崇宁老僧教人
苏辙 〔宋代〕
偈颂七十六首
释子益 〔宋代〕
沁园春·谁似花翁
刘镇2 〔未知〕
锦瑟
李商隐 〔唐代〕
游大梅山梅仙岩
楼钥 〔宋代〕
郴江百咏并序·尊胜寺
阮阅 〔宋代〕
和昭德孙燕子韵
何梦桂 〔宋代〕
菊坡崔参政说平叛卒不得已拜经略之命岂敢言
戴复古 〔宋代〕
偈颂十二首
释原妙 〔宋代〕
送范彦覃
李处权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