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巀兮,桂水潏兮。产兹荩臣,邦之杰兮。维此荩臣,允武允文。
奋庸中外,厥声沄沄。
乃登贤书,乃践亨衢。乃秉邦宪,乃陈吁谟。龙节斯煌,鹭车载驱。
孰荒我锄,孰枯我濡。
炎海之陬,有鸮有蟊。帝命公往,参彼大猷。敷政不絿,是釐是柔。
皇泽爰流,恫瘝以瘳。
帝曰良哉,予嘉乃绩。于旬于宣,往佐邦伯。以纠以逖,以弘皇德。
内绥群黎,外威北貊。
泾原有骑,敢犯我圉。公董王旅,往禦其侮。龙盾虎韔,载斧其吭。
群丑以刘,北鄙载宁。
公有丕绩,皇用宠锡。有廓闽邦,陟公为伯。是怀是抚,公维民父。
是训是釐,公维民师。
相彼玉瓒,注兹黄流。温温君子,多祉是遒。天祚公𦙍,是多贤子。
春榜秋台,克趾厥美。
河华千里,维古帝京。皇曰往哉,汝维长城。公拜稽首,宠命维隆。
敢竭股肱,之屏之墉。
金城万雉,周汉所营。公往莅之,捍彼朔庭。四国来同,方伯之功。
讫其外庸,乃卿乃公。
隼旟熊轼,出次芋原。群公饯之,班以周旋。有鲜有薧,有㮚有枣。
方伯燕胥,其鼓考考。
咸阳遗黎,戴公父母。若耋若稚,奔走来迓。秦人之喜,闽人之悲。
愿秉钧枢,式弘厥施。
终南之麓,烟树苍苍。思我公兮,曷日其忘。粤山之椒,停云䨧䨧。
公念我兮,毋金玉其音。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冥心测玄化,难以智力争。若就得见论,似亦粗可明。
必与外物遇,始有新理成。造物凭此例,乃以有此昌。
吾人用此例,学术乃可商。邃古有巫风,物魅恣披猖。
洞庭彭蠡间,苗民所徜徉。及与吾族遇,其说稍精良。
五行通天人,八卦明阴阳。糅合作史巫,用事最久长。
悠悠及柱下,哲理始萌芒。青牛邃沦隐,赤鸟来翱翔。
又复合真伪,后以制百王。自从制作来,大义未改常。
然而微言际,委屈不可详。秦皇覆六合,天下赖以平。
左手携方士,右手挈儒生。二者交相妒,乃各盗所长。
高文冠千古,此义为宗纲。班马俨然在,吾说非荒唐。
金人既入梦,白马旋就荒。一时流略力,辟易莫敢当。
尔来数百年,惟释为主张。中间中国盛,非无梯与航。
景教说沙殚,大食称天方。摩尼辨光暗,突厥祀豺狼。
细琐不足道,如沸羹蜩螗。委蛇及赵宋,始决儒释防。
剥极在明季,弥望成汪茫。斯时利氏学,乃适来西洋。
几何及名理,一挽空言狂。清朝盛考订,汉唐莫与京。
推其得力处,讵非数与名。悠悠岁千祀,沉沉书万囊。
人事变如海,玄理日以张。寥寥数匹夫,实斡其存亡。
启非图书力,天地为低昂。先生晚出世,时正丁晚清。
新忧日以迫,旧俗日以更。辕驹及枥马,静待鞭与烹。
一旦出数卷,万怪始大呈。譬如解骥足,一骋不可程。
虽云世运开,要亦贤者诚。阳春转寒冽,风日流辉光。
两头安丝竹,中间罗酒浆。芜词发积素,为寿登高堂。
十年例见事,相对突惭惶。所赖尚能饮,当为尽百觞。
彭篯非所志,相期在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