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樱桃子熟竹初肥。南园昼启迟。蜂房滤粉暗成脾。
画垣生绿衣。
蒲雨涨,柳桥低。秋千深院迷。杜鹃啼歇最高枝。有人还未归。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陆郡伯谈永平作卢龙曲赠之
岳岱 〔明代〕
和张可投诗十首
王洋 〔宋代〕
南华寺五首
李昴英 〔宋代〕
用东坡韵贺可山得子
叶茵 〔宋代〕
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盦待月即送北行
陈宝琛 〔清代〕
树静泉枯谷气寒,灭灯不语对凭栏。断钟坠涧无寻处,佳月笼云恣赏难。
却向山中谋小集,试从别后忆今欢。戒坛潭柘何能忘,为渡浑河取次看。
再答文潜
蔡肇 〔宋代〕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
陆游 〔宋代〕
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
张嵲 〔宋代〕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陈东 〔宋代〕
木兰花慢 戊子秋,送合道监司赴任秦中,兼
白朴 〔元代〕